2005年5月11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一版:法眼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讨钱的碗里盛着玄机
本报首席记者 汪嘉林 文/摄

  乞丐,《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定义是:生活没有着落而专靠向人要饭要钱过活的人。然而,在现代生活中,当乞丐却成了某些不劳而获的懒人的“职业”。路人真假难辨,凭着良心施舍。得到施舍时,一些乞丐眼中或许会透出感激,而另一些乞丐不经意的笑则似乎在宣布:“我选择,我喜欢!”
  菜场“职业乞丐”
  劳动节7天长假,一位人称“Q老头”的乞丐可一天都没休息。每天早晨6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杭州某菜场门口,每天的装束大同小异:斜戴着一顶蓝色的破旧鸭舌帽,身上是一件早已过了时的中山装,一条黑色的裤子和一双黑色的布鞋脏得令人难以容忍。记者趁着“五一”长假,也每日早早地来到菜场门口与“Q老头”套近乎。
  “嘿,你好!早饭吃了吗?”一到菜场门口,“Q老头”总是会热情地和熟识的人打招呼。接着他在附近的小店里买一瓶矿泉水,在人们进菜场必经的路上铺开麻袋,放上一只又旧又脏的铁碗,一天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过了7点,随着菜场人流的增多,“Q老头”的“工作热情”也异常高涨起来。刚才还端坐“席上”的他,突然弯着身子不断地磕着头,一只手剧烈地颤抖,像癫痫发作似的。
  “咯啷,咯啷……”随着“Q老头”登峰造极的表演,眼前铁碗里的硬币不断增多,“Q老头”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偷偷瞄一眼铁碗,瞅到了两张10元面额的钞票。
  一过8点,菜场里人渐渐少了,“Q老头”也得好好休息一会儿了。毕竟,像他这样不停地磕头、颤抖也算是一项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
  喝一口矿泉水后,他在一群菜贩子中间坐了下来。“嗨,老Q,早上生意怎么样?”“嗯,还行,有80多块了,看来今天要超额完成任务了。”
  因为有了几天接触,记者和“Q老头”也熟了,便趁机和他聊了起来。“Q老头”说,他来自河南,最初开始行乞是因为家里遭了灾,生活没有着落。后来,他发现其实这也是一项不错的“职业”,不但轻松而且收入也非常不错。“最好的时候,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差的时候也有100多元。”
  “你觉得这么骗人道德吗?”觉察到记者的反感,“Q老头”搬出了一番自己的理论:“道德?你看有些黑心的贩子,短斤缺两,坑蒙拐骗,难道他们就道德吗?脸皮,自尊,多少钱一斤,我这样容易吗……”
  “老Q”显得很激动,他还侃侃而谈,自己在多年的行乞中还慢慢悟出了这一行的道道,很多同行都喜欢在大商场或类似延安路这些繁华地方行乞,其实他们的定位不准,菜场门口是最好的场所,来买菜的人一般都会有零钱。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Q老头”收拾了“装备”到附近的小餐馆吃午饭。一碟小菜、一瓶啤酒外加一碗面条,他的午餐还真有滋有味。
  有人网上乞讨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Q老头”的行为,让记者完全没了食欲,而一封电子邮件的出现,更让记者感到“乞丐”的无孔不入。
  “我今年25岁,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工作……我和女朋友谈了2年了,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我的家庭条件不好,要买房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今年还想报考自学考试,我连学费都交不起,我都不知道将来怎么过,各位朋友不知道谁能帮我,哪怕是10元钱对我也是很大的帮助呀……,我的开户行是中国银行,户名是李××,账号是:××……”
  记者很惊讶,乞讨竟然已经发展到网络上了。记者于是在Google里键入了“网络乞讨”。嘿,搜索结果还真不容小视,有224000条相关内容,依次寻去,记者发现了一个名为“网络乞讨商城”的网站。该网站专门设立了一个留言板,留言板上已有不少“乞讨留言”,上面提到的李某某也名列其中。留言还真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当然,也有人想借机“改善生活”。
  为了识别李某某求助的真伪,隔日,记者首先在其账号存入了1元钱,该账号的确存在。记者又试图与那位“25岁,很爱女友,要钱买房结婚”的李某某联络,由于其留下的只有电子邮件,记者反复用这一方式与其联系,但都以“发送失败”告终。
  专家定位“民事欺诈”
  “现在的乞丐很多已经变了味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乞丐。”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坤对目前形形色色的乞丐有自己的看法。
  “类似‘Q老头’这种职业化的乞丐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心而不择手段,这种行为是相当可耻的,至少是一种欺骗。其还竭力为自己的行为狡辩,实际上产生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其不劳而获的思想在作怪。”
  对于网络乞丐,王坤认为,虽然行乞的途径不同,但本质还是相同的,都是想博得他人的爱心而获取钱财。“这些人真是很不应该,他们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什么不把这些用到正道上呢?”“但现在,还很难从法律上来解决这些‘职业乞丐’问题。若某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故意欺骗他人的财物达到一定数目,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就构成了欺诈罪。但就现在的情况看,网友们10元、20元的汇款,这样的欺骗没能达到一定的大数目,最多只能说是民事欺诈。”